2011年9月1日至9月30日,吉林银行开展反假货币宣传月活动。为了帮助人民群众了解人民币防伪的基本常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现将人民币大众防伪特征归纳以下几点,供学习参考:
一、 假币分为变造币和伪造币。
二、 变造币主要识别裁切和粘贴痕迹
不法分子将假币和真币分别裁切、分割后相互拼贴在一起,这样就使假币也具有了一部分真币的票面特征,如果在鉴别时只检查了真币票面部分,就很容易造成误收,增加了假币的欺骗性。针对此种现象,在鉴别过程中首先可根据裁切和粘贴将票面划分为若干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接着分别检查每个区域中的防伪特征,以推断出其是否由真假币粘贴而成。
三、 伪造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识别
(一)检查水印
在鉴别过程中,首先面对光源,在透光状态下观察水印图案。真币上的水印图案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人物神态栩栩如生;假币上的水印图案则显得较为平淡,人物表情较为呆板。
其次面对光源,将钞票置于水平位置,在不透光条件下观察水印图案。真币此时看不到水印图案,假币从正面或背面水印窗位置能够观察到清晰的水印图案,并且颜色较深。
再次检查票面左侧纸张是否异常。假币水印是通过在纸张夹层中涂布白色的浆料来模拟水印图案,这种水印图案附近的纸张明显偏厚,透光状态下观察,比右侧票面明显偏暗并多有褶皱感。
(二)检查会变色的面额数字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券和50元券正面下方的面额数字,变换不同角度观察,颜色发生变化。100元券面额数字颜色由绿色变为蓝色,50元面额数字颜色由金黄色变为绿色;假币无论怎么观察面额数字的颜色都不会发生变化。
(三)检查对印图案
第五套1999版人民币的100元、50元、10元券和2005版的100元、50元、20元及10元券正面左侧和背面右侧,都印有一个圆形的局部图案,透光观察时,两幅图案会精确重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古钱币图案。面对光源透光观察,看正、背面两幅图案是否能够精确地对接,假币正、背面的两幅图案会出现错位现象。
(四)触摸凹印图案
用手触摸检查图案“触感”。第五套人民币正面毛泽东头像、面额数字、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国徽、盲文符号、凹印手感线及背面主景,这些图案均高出纸面,用手指触摸时会感觉到很强的凹凸感;而假币采用普通胶印技术印刷,触摸时感觉票面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