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银行:四色金融画笔绘出乡村振兴画卷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4日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乡村的全面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乡村的全面振兴。如何调配色彩缤纷的油墨,金融服务是一支重要的画笔。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每一位吉行人深深烙印心里的使命,近年来,吉林银行聚焦粮食安全、脱贫攻坚、乡村建设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持续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能力。据悉,吉林银行截至2023年6月末涉农余额768.38亿元,2023年上半年累放252.41亿元。

  

  黄色:创新模式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仓廪实,天下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问题。吉林银行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

  吉林银行把支持粮食收购作为工作重点,全力保障收购资金供应。与吉林省科技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粮食收购贷款业务,以吉林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缓释信贷风险,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推动业务合作贷款投放尽快突破亿元大关。当年累计投放粮食产业贷款118.30亿元。同时与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建立进一步联系,及时获取粮食产业最新政策信息,以及种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收储等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客户名单,制作产业地图供分支行精准营销服务,定期通报、持续督导分支行加大粮食全产业链贷款投放力度。

  优化政策性业务信贷服务,加强信贷资金监管,及时足额保障地方储备粮增储、保证信贷资金渠道,增强地方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吉林银行积极对接白城、松原等地财政局及自然资源局,保持长期稳定的土地整治项目融资服务力度及政府资源对接渠道,积极开展土地整治及盐碱地治理金融服务,重点支持白城、松原、四平等土地整治项目,为我省后备耕地补充及环境治理提供信贷资金支撑。

  吉林银行顺应粮食市场化改革大势,主动作为,创新信贷支持模式和贷款产品,努力托住粮食收购的“资金底”,投放力度近年来呈上升态势,进一步保障了粮食市场稳定。吉林银行与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深化战略合作,加大“吉农e贷”投放力度,有效解决农民在春耕备播、秋收秋储时节生产经营融资需求。当年累计投放3261户、2.79亿元,余额6.32亿元。

  吉林银行服务国家粮食安全能力不断提升,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全力服务稳住经济大盘。与动产质押监管公司共同探索粮食质押贷款业务,持续跟进保险公司粮食投保政策变化,推动以保险公司承保粮食质量、吉视传媒监管粮食数量的粮食质押业务落地投放,有效解决秋收时节粮食收储企业融资需求。

  

  金色:整村授信  乡村蝶变“金”手指

  

  “吉林银行的工作人员来咱们村啦,谁家养牛需要贷款,快来村委会!”

  “吉林银行工作人员的服务我们都看在眼里,切实为老百姓解决难题,我这颗心总算踏实下来了。”

  “真不愧是咱吉林人自己的银行,亲切无比,逐家逐户地为我们办理贷款业务,节省了我们很多时间,解决了我们资金缺口,让我们有更多精力放到生产经营中,特别感谢他们。”

  ……

  吉林银行作为吉林金融主力军,以服务乡村振兴为重心,积极发挥“支农支小”作用,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提高金融助农服务水平,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吉行力量。近年来,吉林银行积极响应政府“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利好政策,并设计金融服务和非金融服务的联动策略,通过搭建专属服务渠道,多举措推进“整村授信”业务发展,“零距离”助力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获得了百姓的好评和点赞。

  吉林银行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通过整村授信给农户预设资金池,把“全员走出去”与“客户请进来”相结合,将农户“找水”变成吉林银行“送水”,依托“整村授信”政策,采用“信息采集、额度预算、额度审核、贷前签约”等简易流程,从农户角度出发,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更足额、更便捷、更实惠地享受到金融服务。

  为提高整村授信工作成效,更好地服务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吉林银行积极对接吉林省财政厅、吉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紧抓“千村示范创建+”“百村提升”活动契机,以为整村授信为切入点为样板村及候选村提供融资服务,已成功对接59户,提供金融支持4059万元。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一句谚语道出养殖户的心酸,如何扩大养殖规模,实现致富增收,牵动着养殖户的心,这也引起了吉林银行的关注。吉林银行的工作人员通过以“整村授信”政策为导向,走村入户了解情况,迅速收集相关资料并办理贷款,及时为养殖户黄秀伟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收到贷款的黄秀伟喜上眉梢,感慨道:“以前从没想过能从银行获得贷款,整村授信能真正落在我们这些老百姓身上,吉林银行用心为我们服务。”

  

  红色:全新领域  领办贷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但一直以来,由于发展时间短、规模小、抵质押物匮乏等情况,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普遍难以得到有效的信贷资金支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惠农贷款业务”是吉林银行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全新探索。

  为破解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难题,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提质增效,吉林银行同松原市人民政府以“共同发展、长期合作”为目标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形成“战略共振”,制定《吉林银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惠农贷款业务试点方案》,以信用为主的担保方式专项服务于从事种植粮食作物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首笔贷款成功放款50万元。

  吉林银行将此方案落实实践之中,将笔头文件转化为具体行动,创新推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惠农贷款业务”,积极开展“党建+信用”建设工作,推动党建与“三农”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推进产业、金融、信用一体循环,将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合作社抱团发展优势、农民盼富致富愿望有机结合,突破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准入门槛高、成立时间要求长、用款周期短、需要抵押等瓶颈,进一步完善提升金融助力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服务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感谢吉林银行为我们送来了‘及时雨’,不仅解决了难题,也为我们以后的发展吃下了‘定心丸’。”前上村党支部党领办合作社共种植40余公顷黏玉米。今年春耕期间,合作社由于缺乏资金用于种子、化肥等农资购买,出现了资金缺口。吉林银行松原分行乾安支行副行长王立伟表示,得知这一情况后,吉林银行主动上门对接需求,安排专人办理,优化办贷流程,并发放首笔吉林银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惠农贷款”。得到贷款后,前上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40余公顷高标准农田玉米得以顺利完成种植。

  依托党组织公信力,嵌入政策功能,创新信贷产品,降低贷款利率,将金融产品和服务覆盖到合作社经营的各个环节。吉林银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惠农贷款业务不仅突破了原先合作社准入门槛高、成立时间要求长、用款周期短、需要抵押等瓶颈。同步的构建“政银合作、村银共建、百姓受益”的工作机制,也实现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填补农村地区的信用“空白”。

  吉林银行将继续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惠农贷款业务”为抓手,将党支部无形的诚信资产化为有形的“真金白银”,以服务乡村振兴为重心,积极发挥吉林银行“支农支小”的作用,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提高金融助农服务水平,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绿色:探索实践  助力畜牧业产业链发展

  

  吉林银行坚持将服务农业强国建设、助力全面乡村振兴作为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抓住乡村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聚焦畜牧业产业链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主体,创新金融产品,强化科技赋能,探索实践“政府+银行+协会+期货+企业”五位一体的金融模式,有效破解了畜牧养殖主体的融资难题,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吉行智慧、吉行方案、吉行力量。

  生猪产业是吉林省畜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是老百姓“肉案子”的重要消费品。吉林银行总行普惠金融部牵头成立生猪产业敏捷小组,强化信贷资源配置,优先安排信贷规模和资金,总分支三级联动,第一时间对接生猪养殖企业,第一时间了解资金需求,第一时间服务落地。同时,协助生猪养殖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提高决策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吉林省厚德经贸有限公司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企业经营遇到了止步不前的难事,一方面是受生猪价格波动,销售收入无法确定;另一方面企业急需资金购买一批饲料。了解到吉林省厚德经贸有限公司的困境后,吉林银行普惠客户经理主动上门收集材料、签订借款合同,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其成功授信500万元,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非常感谢吉林银行的雪中送炭,为企业生猪养殖提供的贷款,让我们企业可以继续经营。同时,销售收入也有了保障,再也不用害怕生猪价格波动,真是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的困难。”吉林省厚德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芳说道。

  据悉,吉林银行高效的金融服务得益于合作模式的创新,新合作模式由省畜牧管理局牵头,吉林银行、生猪养殖协会、永安期货等多方合作。由生猪养殖协会推荐符合吉林银行、永安期货准入标准的养殖企业,永安期货与养殖企业签订《商品肥猪销售合同》,吉林银行以合同订单为融资切入点,以预期销货款作为主要还款来源,向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了解到吉林省厚德经贸有限公司在经营发展上出现了资金缺口后,我们及时联系企业,实地走访,收集资料,通过总分支联动,迅速落实业务相关手续,一周时间内,吉林省首笔生猪远期订单成功实现了投放!”吉林银行双阳支行普惠金融客户经理孟勇男说道。

  吉林银行信贷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更加灵活的融资渠道,破解了生猪养殖企业的融资难题,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将金融资源更加精准地投向生产性、经营性融资等领域。同时,也有助于规范生猪产业链条,促进当地生猪产业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帮助企业便捷地筹措资金,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生产经营的稳定性,提升生猪产业的整体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有效助推吉林省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金融贷款历来是畜牧养殖业中的老大难问题,养殖户普遍分布广、固定资产少、第三方担保难,有资产却难抵押获贷、购买牲畜、购买饲料有诸多资金缺口,面对这些客观实际难题,吉林银行该如何作为?

  自“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提出以来,作为“政银保担”联动支牧联盟理事长单位,吉林银行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对“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的信贷投放力度,以“活体抵押贷款”为抓手,创新开发了以活体牛为抵押的新型农业金融服务模式,对符合条件的农户提供“活体授信、送贷上门”等服务,促进涉牛授信地区信息、信用和信贷联动。“吉牧阳光贷”“吉农e贷”两大拳头产品共同出击,以 “线上+线下”“畜禽+土地”的双引擎服务模式,有效降低养殖户融资成本,让农户迅速获得资金支持。

  “养殖户发展牛产业,最大的阻碍就是缺少资金。帮助养殖户解决资金缺口,就能壮大肉牛产业。”吉林银行农安支行公金部部门经理包锋表示,农安支行在总、分行的正确领导下,积极主动对接养殖户,走进养殖户家中进行实地查看,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当前养殖品种、养殖规模、秸秆饲料、圈舍改建及经济效益等相关情况,帮助养殖户打通资金“堵点”。

  吉林银行这种贷款模式在缓解抵押物不足、盘活活体牲畜资产、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在牧场为肉牛打耳标,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将数据传输至监管平台,实现肉牛智能盘点,精准计算牛只在栏数量,实现肉牛资产全方位远程监管,肉牛变成了可评估、可抵押的“资产牛”。

  “活体抵押贷款”这一金融创新模式接地气、合需求,为缓解养殖企业流动资金紧缺问题蹚出了一条新路子。“在金融支农惠农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把服务‘三农’作为战略重点,提升农业产业信贷支持能力,用金融引擎为乡村振兴加速度。”农安支行长李雨淳说。

  活体抵押贷款是吉林银行践行普惠金融、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打通惠农服务“最后一公里”坚实举措,进一步带动养殖企业、个体紧密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提升农业经营主体动产的金融供给能力,为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兴旺”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黄、金、红、绿四色的金融画笔正在吉林大地的俊美线条中挥洒淋漓,以金融服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必将成为乡村振兴这幅壮丽画卷中一片绚烂的田园美景。未来,吉林银行将继续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感,紧密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定不移地推进乡村振兴,为建设美丽吉林美丽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