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三个5、一张牌”的发展目标及 “1234” 战略部署引导下,吉林银行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顺应国际金融形势,紧紧围绕客户跨境结算与贸易融资需求,不断创新国际业务产品与服务,积极开展客户拓展与业务营销,重要发展指标取得突破性、跨越式进展,实现了国际业务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协调发展,整体实力不断攀升。
国际业务作为吉林银行国际化经营与发展的战略性业务之一,近几年业务发展规模与速度均实现大幅增长,市场份额与竞争力大幅提升。2021年,吉林银行国际业务结算量跃居全省金融机构同业第四位,年度结算量达13亿美元,同比增长58%,结售汇量达9.6亿美元,同比增长96%。
开拓创新,业务发展赢得新突破。
积极立足市场,拓展渠道,扩展完善国际金融产品线,多项业务实现零的突破。
2016年,吉林银行成功获得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批准,成为银行间外币拆借会员。2017年,吉林银行取得外汇交易代客及自营外汇买卖交易资格。这两项资格的取得成功填补了吉林银行在外汇资金业务与服务方面的空白。
2018年,吉林银行银行卡外汇存取功能研发成功并上线。利用韩亚银行的战略伙伴关系,打造由韩亚银行、韩亚中国及吉林银行三方共同开发的“吉韩通”卡特色产品,实现银行卡业务的国际化。
2019年,借力韩亚银行韩元清算资源优势,打造延边分行韩亚现钞业务特色外汇产品与业务体系,稳定占据了当地市场份额近四成以上,进一步强化了吉林银行特色品牌建设与品牌效应。
2020年,吉林银行成功办理全国首笔银行间市场以上海清算所托管的境内债券为抵押品的欧元回购业务,实现了全国境内债外币回购交易的“首单”突破。
2021年,积极把握人民币国际化趋势,紧跟国家政策,践行“金融标准 为民利企”,吉林银行提前布局并成功上线CIPS标准收发器,成为省内首家部署标准收发器的间接参与银行。
目前,吉林银行已开办国际结算、国际贸易融资、外汇资金交易、跨境人民币、跨境担保和跨境融资服务六大业务与产品体系,可覆盖跨境结算与贸易环节全流程,包括国际汇款、信用证、托收、进口押汇、打包放款、订单融资等;同时,可提供跨境服务与交易的币种达12种,包括人民币、美元、港币、日元、加元、澳元、新加坡元、韩元、英镑、欧元、卢布、瑞士法郎。此外,已经建立了覆盖60多个国家、200余家代理行的国际结算网络,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满足客户跨境贸易、投资、融资等多种跨境业务需求。
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勇创新佳绩。
近年来,吉林银行主动把握机遇,积极进取,激发活力,应对各项挑战,着力服务实体经济,荣获“中国(行业)创新品牌100强”、“中国服务区域发展最佳金融机构”等多个奖项。2021年,在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位列第257位,排名连续四年持续提升。
2016年,吉林银行正式加入吉林省银行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展业自律机制,并成为该机制核心成员。2018年,吉林银行在吉林省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展业自律知识竞赛中斩获个人二等奖、团体三等奖;2019年,在吉林省跨境人民币十周年总结暨演讲比赛中,吉林银行报送征文《铿锵十年 逐梦前行》脱颖而出,经过演讲比赛激烈角逐,成功荣获大赛二等奖。
深耕本土,龙头营销取得新进展。
主动分析市场,紧贴市场变化,深度融入本土产业链,为省内一汽、吉化、长春轨道客车等龙头核心企业与其境内外、上下游企业提供集成化国际金融服务方案,“一企一策”精准创新产业链国际金融产品,有效提高客户粘性与市场竞争力。
2020年,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合作的首笔结售汇业务顺利落地,是吉林银行与央企、国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新型战略银企合作伙伴关系的良好开端。随着首单业务的突破,吉林银行与一汽集团逐步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的业务合作亦随之不断深入。
2021年,组建国际业务区域团队,全方位多角度对分支行进行业务帮扶指导,深入分析各分行业务发展实际、区域经济特点、资源禀赋、客户结构等情况,实施”一行一策”的国际金融发展策略,做深做优本土市场,实现区域市场份额的突破与提升。
聚焦科技,构筑业务转型新动能。
在跨境贸易结算领域数字化变革浪潮中,吉林银行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主动作为,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以客户需求和体验为核心,以科技赋能、以数字驱动,将更多的科技元素融入国际金融业务全链条,扩大覆盖场景,逐步实现国际金融业务线的线上化、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2019年,启动个人外汇业务流程再造与监测系统开发工作,经过前期调研分析、业务流程优化、系统反复测试与人员专项培训等阶段,顺利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吉林省分局现场验收,于2020年10月正式上线个人外汇监测系统,成为省内首家上线该系统的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
2021年,吉林银行持续推进跨境业务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渠道的研发工作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扩充对道琼斯合规数据的引用,升级跨境业务黑名单系统,实现对客户和跨境交易的实时筛查与可疑识别,有效提升系统对反洗钱、反恐怖融资以及国际制裁风险的防控效能。
畅通服务,助力内外循环新格局。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对外资、外贸企业造成较大冲击。吉林银行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统一思想、提高站位,扎实推进“稳外资、稳外贸”工作,持续加大对外贸、外资产业支持力度。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优化跨境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流程、提供本外币优惠政策支持等多项举措,积极推动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政策扎实落地。两年以来,吉林银行累计为外贸外资企业办理国际结算超21亿美元,累计投放国际贸易融资13亿元人民币。
虽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严峻,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但我国国内形势稳中向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逐渐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双循环格局中,吉林银行综合运用两个市场、两类资源,布局内外双循环,注重国内产业链建设和供应链的内循环发展,积极探索信用证、保函等业务的链式发展,打造新业务、新产品、新模式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2020年,针对美元持续降息和央行上调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多重政策利好,推出内保外债、美元流动资金贷款等创新产品方案,以抓住市场和政策机遇实现效益突破。2021年,持续拓展业务渠道与发展空间,与中信保达成全面的业务合作,同时成功获批成为关税担保合作银行,关税保函业务推动取得突破进展。
精准发力,金融活水助力民生保障。
2020年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吉林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外汇管理局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及自律机制“抗击疫情、便捷服务、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倡议,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随到随办的原则,建立国际业务绿色通道,为支持抗击疫情提供坚实的金融服务保障。在疫情防控工作关键时期,大连某企业拟从韩国进口大量防疫口罩等紧缺物资,急需办理购付汇业务。吉林银行在了解客户需求后,高度重视,立刻启动响应机制,全行多级联动,总分行紧密协作,于当日向企业发放贷款500万元人民币,专项用于支持企业采购防疫物资。同时,启动国际结算应急机制,安排业务骨干连夜预审业务资料,确保采购资金及时到位,为争取物资尽早抵达长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此外,全额减免企业付汇业务手续费,降低企业成本,有力支持企业疫情防控的跨境交易,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1年9月以来,东北地区供暖期临近,煤炭供应成为民生保障的一项紧迫任务。面对国内市场煤源紧缺,为服务民生,吉林银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第一时间组建专项小组,开辟绿色通道,为我省某煤炭进口重点企业增信2亿元,通过国际信用证业务满足其境外煤炭的采购需求,解决企业燃“煤”之急,为省内民生工程贡献一份金融力量。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吉林银行处于破茧重生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吉林银行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客户为立足之本与发展之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目标,形成合理的国际金融业务发展布局,推进全行国际金融业务国际化、市场化、数字化、规范化战略发展之路。